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 (PVAT):血管周圍脂肪組織
血管周圍脂肪組織(PVAT)指緊繞血管周圍的一種特殊脂肪組織,以往認為血管周圍脂肪組織是與血管伴行起支撐保護作用的結締組織。PVAT是一種功能性血管組織層,在生理及病理條件下發揮不同作用。近年來的研究表明PVAT中不僅含有脂肪細胞,而且含有多種免疫細胞,功能上不僅具有支撐血管和儲存能量的作用,而且具有活躍的內分泌功能,可分泌多種脂肪因子和細胞因子,調節血管和全身的免疫微環境。
血管周圍脂肪組織(PVAT)也是一個內分泌器官,在衰老過程中可導致血管功能失調.PVAT可釋放多種脂肪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和生長因子,這些PVAT衍生因子以內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調節血管信號和血管功能.在生理條件下,PVAT能夠儲存和燃燒脂質,產生熱量,并從血液中吸收脂肪酸。PVAT還可釋放多種血管活性分子,如NO,H2S和脂聯素等,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同時PVAT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肥胖,2型糖尿病,血管損傷和衰老等病理條件可導致PVAT功能障礙,血管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PVAT釋放促炎脂肪因子,進一步引起內皮功能障礙,炎癥細胞浸潤和血管平滑肌細胞遷移,從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PVAT被認為是年齡相關血管疾病的預測因子和潛在治療干預的靶點。
血管周圍脂肪主要由脂肪細胞、成纖維細胞、干細胞、肥大細胞以及神經細胞等構成。除腦血管外,全身各處血管(大到主動脈,小到真皮層微血管)周圍都存在脂肪細胞。早在2005年,發表于《柳葉刀》上的一篇文章中提出,PVAT是聯系內臟脂肪、胰島素抵抗以及血管疾病的重要樞紐,在肥胖相關性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由于PVAT所處部位的特殊性,它既有內臟脂肪的功能,可分泌大量脂肪因子及細胞因子,同時它又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調節血管的功能。
PVAT分泌瘦素、脂聯素、抵抗素和血管活性物質,從而發揮抗炎作用,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在病理條件下,如肥胖、感染等因素可導致PVAT功能異常,PVAT釋放炎性因子促進炎癥反應引發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作為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是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血管周圍脂肪組織(PVAT)巨噬細胞的圈門策略M1和M2分型,可以參考如下文獻。
論文信息:
論文題目:Beiging of 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 regulates its inflammation and vascular remodeling
期刊名稱:Nature Communications
時間期卷:13, Article number: 5117 (2022)
在線時間:2022年9月7日
DOI:doi.org/10.1038/s41467-022-32658-6
產品信息:
貨號:CP-005-005
規格:5ml+5ml
品牌:Liposoma
產地:荷蘭
名稱:Clodronate Liposomes and Control Liposomes
辦事處:Target Technology(靶點科技)
血管周圍脂肪組織(PVAT)巨噬細胞的圈門策略M1和M2分型:
在經過CL316243處理的AAD小鼠模型中,PVAT巨噬細胞的轉變。展示了一種代表性的圈門策略來分析PVAT中巨噬細胞(CD45、CD11b和F4/80細胞)的浸潤,這可以進一步區分為經典激活的(M1;定義為CD11c陽性)和替代激活的(M2;定義為CD11c陰性和CD206陽性)巨噬細胞。